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小学六年级数学营养配餐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4-11 19:37:50


如果老师们为学生的课堂增加一些乐趣的话,相信很多学生上课就不会跑神了,特别是数学课,一旦听不懂,很多学生就会走神,下面是我们学大教育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小学六年级数学营养配餐教案,供各位老师学习参考。一起来跟着我们学大教育欣赏这篇文章的内容吧。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

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能力目标:

⑴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⑴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通过合作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康意识。

1.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顿午饭中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并能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你们每天需要摄入哪些食品,摄入量是多少吗?

学生众:想

(点评:开门见山,学生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对此内容建立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无须过多的言语,直接引入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2)

2.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小明只选牛奶,他一天大约需要喝几袋牛奶?

学生1:小明一天的牛奶摄入量是420克,一袋牛奶约200克,所以他一天需要喝420÷200=2.2≈2袋牛奶

教师:很好,如果只选鸡蛋呢?

学生2:150÷500×8=2.4≈2个

学生3:8÷(500÷150)=2.4≈2个

(点评:学生大胆发言,相互交流补充,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到三种方法,即开阔了学生思路,又锻炼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再考验你们一下,如果小明一天只喝了一袋牛奶,他还需要吃几个鸡蛋,才能满足第一类食品的摄入量?

(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思考,让更多学生参与自主探索,同时教师给个别学生点拨指导)

学生5:他还需要吃1个鸡蛋。

教师:能说说你的思路吗?

学生5:我先算出他还需要摄入多少克的牛奶,鸡蛋的摄入量是牛奶摄入量的150/420即5/14,因此把还需要的牛奶摄入量转化为还需要的鸡蛋摄入量,再通过1克鸡蛋是8/500即3/155个,进而得出还需要吃大约1个鸡蛋。

教师:太棒了,思路非常清晰,下面请大家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如果有,请写下来。

(学生动手练习并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点评:通过上题的多种思路的展示,让学生在倾听别人想法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数学经验,开阔了思路,再次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⒊巩固练习:

⑴书第31页,想一想。

⑵第31页,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有小组出现困难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可参与其小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多好的设计。

⒋总结:

教师:本节课的学习已结束,请大家畅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吧!

学生6:我知道了我们每天所需的各类食品及其摄入量。

学生7:我可以不用妈妈操心,自己安排即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了。

学生8:这节课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设计,使我的思路开阔了许多,通过合作也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

学生9:我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教师:非常棒,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少,今天我们对营养膳食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隐含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只要你们留心观察、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刻刻要用数学,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数学、用数学,好吗?

学生众:好。

⒌作业:

设计一天的配餐表,并计算它的营养含量。

【资料袋】

数学能以现在这种简明而美妙的形式出现在你的面前,首先应当感谢数字记号和符号体系的出现。早在公元6世纪,由印度所首创的1、2、3、…、9以及尔后的0 等数字记号就为数字的书写带来了方便。现在的“+”、“-”、“×”、“÷”、“=”等一系列符号,则是在数学家们又经过了长达一千年的探索后才逐渐出现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开始在所著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和“-”作为加号和减号。但他的这个创造经过了100年才得到人们的认可。

英国著名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用“:”表示除或比。当时也有人主张用除线“—”表示相除。1659年瑞士的拉痕把两种除号合二为一,得到了你所熟悉的“÷”。

1540年英国数学家锐考尔德开始用“=”作为等号。他曾说,他所知道的最相象的东西是两条平行线,所以这两条线应当用来表示相等。

【总评】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本节也不例外,力求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始自终在课堂上“有活干”,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在多角度多方法的解决问题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发展。

例如:第一课时第一环节用学生每天都要吃的三餐引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第二环节教师的作用在于搭桥,创设问题情境和恰当地引导,问题的解决则主要靠学生的活动完成,在观察、思考、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见解与思想,亲身经历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而学生则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活动者。教师及时、简单、中肯的评价,对学生产生了莫大的鼓励;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使教师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研究者,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他们能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思维在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启发中得到激发,从而使这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和知识的补充,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实现了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升华,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得以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从心眼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营养配餐教案的相关内容在这里我们学大专家已经全部呈现给大家了,感谢学大专家的精彩分享,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精彩的内容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